每日鉆井/臺
每日鉆井/臺
每日鉆井/臺
高價:82.36 低價:79.85
高價:82.36 低價:79.85
新聞中心
隨著俄羅斯切斷與歐洲市場的聯系,北非國家站了出來,開始大舉購買其柴油和其他成品油。
查看詳細道達爾正計劃在南非西海岸近海勘探石油,盡管當地的環保組織越來越反對此類活動。正在進行環境評估的SLR Consulting Ltd表示,道達爾計劃鉆探1口井,如果口井成功,可能會再鉆9口井。
查看詳細本周美國石油和天然氣活躍鉆機數連續第三周增加,因相對較高的油價鼓勵油企增加鉆機數。
查看詳細中國石化新聞網訊 據油價網12月2日消息稱,Wood Mackenzie周四表示,在短短兩年時間里,歐洲油氣巨頭在低碳能源方面的計劃支出翻了一番,從2019年資本支出的10%增至當前支出計劃總支出的25%。 2019年,歐洲石油巨頭的目標是平均每年在替代能源領域投資20億美元,占資本支出的10%。到2021年,這些公司的目標是每年在清潔能源上平均投資40億美元,平均占資本支出的25%。WoodMac 企業研究團隊的 Tom Ellacott 和 Greig Aitken 表示,西班牙雷普索爾公司在低碳能源領域的投資目標為激進,占其年度總支出的35%。WoodMac 的專家表示,大多數歐洲巨頭都瞄準可再生能源,尤其是太陽能、陸上和海上風能,因為這些技術已經商業化和可擴展,可以讓大型石油公司接觸到他們尋求的低碳能源。WoodMac 指出,除了對清潔能源的投資翻番外,與 2019 年的主要區別在于,美國超級巨頭埃克森美孚和雪佛龍也承諾投資低碳能源。美國巨頭們押注于可再生燃料和碳捕集與封存 (CCS) 項目,但他們避開了太陽能和風能。 在歐洲,bp、殼牌、埃尼、Equinor 和道達爾能源加大了對可再生能源發電、電動汽車充電網絡、氫氣和 CCS 的投資。在海上風電領域,石油和天然氣巨頭表示,他們有能力和技能開發海上風電。
查看詳細據彭博社9月27日報道,石油生產國可能會在今年年底前再次攤牌,沙特阿拉伯和俄羅斯等石油大國在如何應對石油需求復蘇停滯不前的問題上持有不同觀點。 歐洲各地對旅行和社交聚會的重新限制,加上國家對企業的支持計劃逐漸減少,對原油需求產生了嚴重影響。5月歐佩克+日產量創紀錄地減少970萬桶,而現在,石油生產國們開始考慮放松對產出的限制。而他們意見的不一致,將帶來嚴重的市場危機。 過去兩個月里,國際能源署(IEA)將原油日產量預期下調了40萬桶,而歐佩克則將日產量預期下調了50萬桶,未來可能還會進一步下調。IEA石油工業和市場部門主管尼爾?阿特金森(Neil Atkinson)周四表示,該機構對下一份月度報告的需求預測更有可能是下調而不是上調。 包括Emily Ashford和Paul Horsnell在內的渣打銀行分析師上周在一份報告中稱,石油需求面臨的大阻力來自貿易的減少、經濟疲軟以及企業關閉和失業的連鎖反應。 在石油需求本應復蘇的時候,又開始出現逆轉。歐洲病毒感染病例增多,引發了新一輪的在家工作的建議和對社會活動的限制,這勢必與經濟支持措施相沖突。美國的石油消費也面臨著類似的障礙,政府根據《冠狀病毒援助、救濟和經濟安全法》提供的支持將于9月30日結束。亞洲也未能幸免,據渣打銀行(Standard Chartered)的數據顯示,泰國是唯一一個石油需求接近“v”型復蘇的國家。 當然,這不全是需求的問題。來自歐佩克國家的額外供應空間還取決于來自其他地區的石油供應量,而在這方面的不確定性因素與需求的不確定性因素一樣多。 人們擔心,美國頁巖油的產量將在未來幾周或幾個月里再次大幅下降。Emily Ashford警告稱,目前美國的油井完井量非常低,可能很快就會出現月度產量大幅下滑。 美國能源信息署(EIA)公布的更為強勁的月度數據顯示,今年美國國內原油產量降幅比上周初步數據顯示的更大。如果美國產量再次下降,將為歐佩克+增加產量留出更多空間。 就連全球大的石油交易商,像維托爾集團(Vitol Group)、托克集團(Trafigura Group)和摩科瑞能源集團(Mercuria Energy Group)等,這些石油巨頭對未來幾個月的石油前景也沒有統一看法。摩科瑞首席執行官馬爾科?杜蘭德表示,歐佩克正計劃從明年1月開始開采我們不需要的額外石油。托克集團的高管們很悲觀,但維托爾集團較其競爭對手更為樂觀。 由于存在諸多的不確定性,歐佩克+集團內部出現的緊張局勢也就不足為奇了。對沙特阿拉伯來說,重要的是要防止油價下滑,該國能源部長表示,歐佩克+將“先發制人”,阻止供應超過需求,讓石油交易商“盡可能地緊張”。 俄羅斯總理亞歷山大?諾瓦克(Alexander Novak)則更為謹慎,希望避免反復修改一份設定到2022年4月底的生產目標的協議。根據該協議,該集團將從1月初開始將其總產量再增加200萬桶/天,而諾瓦克更愿意在做出改變決定之前盡可能地多觀察市場情況,保持謹慎。 值得注意的是,今年3月份,歐佩克內部也曾出現過類似的分歧,當時俄羅斯希望維持現狀,而沙特阿拉伯尋求進一步減產,這引發了一場短暫的“混戰”,導致油價跌破每桶20美元。
查看詳細